歡迎您登錄科學中國人官方網站!!
新浪微博|網站地圖|聯系我們
覃大清:上善若水中國夢
——記哈爾濱電氣集團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覃大清

作者:李明麗  來源:科學中國人  發布時間:2022-06-28

導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水電水利事業的迅猛發展如同一幅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宏偉圖卷,也構成覃大清35年從業生涯的大時代底色。在持續攻堅、不懈求索下,覃大清在大型常規水電機組研究、抽水蓄能機組技術研究、大型水泵研究、海洋能新能源研究、標準制修訂等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貢獻,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課題,親身經歷了我國水電從跟跑、并跑到領跑,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發展之路。

天氣晴好的閑暇,覃大清喜歡獨自到哈爾濱大劇院去散步。被譽為中國最美建筑之一的哈爾濱大劇院,坐落于松花江北岸,江水緩緩從旁流過。覃大清在岸邊有時一待就是大半天,靜靜地凝望著江面出神?!翱梢运伎家恍﹩栴},也可以什么都不想?!彼f這是在讀大自然這本“無字之書”,又仿佛是與這美麗的哈爾濱大劇院和那碧綠的潺潺流水進行無聲的交流。

古人云,善治國者,必重水利。水潤澤天下,自古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生態之基,此乃水之資源水利屬性。水又順勢而流、奔騰不息、驅動萬千,此乃水之能動水力(水電)屬性。水電不僅自身是重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而且還能幫助電網吸納其他清潔可再生能源,如風電、光伏等,是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保障,此乃水之現代和未來的能源屬性。35年來,一直專注于水電水利裝備研發的覃大清,當初從南國廣西家鄉來到這3000千米之外的北國冰城哈爾濱的時候,他的普通話甚至還需要用人翻譯,而今,他在娓娓道來的南方口音里,不經意間已經自然流露出幾分地道的東北味兒了。

人生如逆旅,時光如流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水電水利事業的迅猛發展如同一幅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宏偉圖卷,也構成覃大清35年從業生涯的大時代底色。賡續傳承的自信,持之以恒的創新,一次一次的大膽逆行,帶來中國水電水利裝備技術的逆襲。在持續攻堅、不懈求索下,覃大清在大型常規水電機組研究、抽水蓄能機組技術研究、大型水泵研究、海洋能新能源研究、標準制修訂等方面均作出了突出貢獻,先后承擔了多項國家重大課題,親身經歷了我國水電從跟跑、并跑到領跑,走出了一條“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成功發展之路。

帶著心中的夢想與希望,覃大清馳騁于大江大水,在祖國和世界山河之間星羅棋布的水電水利工程中,實現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這些年來,覃大清和他的團隊收獲了水電水利裝備領域的眾多榮譽: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1項、二等獎2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進步)一等獎1項,黑龍江省科學技術獎(自然)一等獎1項,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央企業勞動模范、黑龍江省優秀共產黨員,以及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最重要的獎項——IEC1906大獎。獲獎固然值得高興和紀念,但覃大清始終保持著一種超然的心態,在他看來,真正的滿足感、自豪感、成就感、幸福感,其實在解決了某一道技術難題、取得某一項重大突破、完成了某一項高難度工程的具體過程當中已經享受到了,尤其在成功的最后瞬間達到了高峰。他表示:“榮譽是對科研工作者艱苦付出的一種肯定,但并不代表著奮斗的結束,而是在高起點上繼續前行的助推器?!睉汛А八姀妵鴫簟?,不斷追求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才是覃大清和他的團隊自始至終最為看重的事。

 

打造國家名片

 

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離不開能源的驅動。如何充分發揮水電在能源系統中的作用,將自然界當中復雜多變的能量,轉化成人類可以控制和使用的安全、穩定、可靠、靈活的能量,這是水電科技工作者研究的課題和所要擔負的使命。

1987年,從華中工學院(現華中科技大學)水力機械專業畢業的覃大清,懷揣著“要為國家干點事”的志向,來到了被稱為我國發電設備“共和國長子”的哈爾濱電機廠(以下簡稱“哈電”)。在他眼里,這是一個有著光輝歷史和深厚底蘊的集體?!袄弦惠吂ぷ髡呃?,最早有從美國留學回來的,也有留蘇的,還有五六十年代畢業的大學生,這些人來自五湖四海,都非常優秀?!瘪笄寤貞浧甬斈甑那榫?,老一輩的工程人員憑借著執著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難,堅持推動發電設備的自主研制。在不斷的攻關過程中,每當遇到問題,大家都全力去解決,不放棄,不沮喪,加班加點連軸轉都習以為常,始終保持著旺盛的斗志和士氣?!盎叵肫饋?,我這一輩子真是非常幸運,這個集體對我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币徊揭粋€腳印,這種開拓進取的團隊氛圍,鼓舞著覃大清,他咬牙堅持度過了初期生活的艱難,也樹立起更加遠大的志向。

剛到哈電的時候,正趕上葛洲壩水電站的完美收官。覃大清對于“錯過這么一件大事”頗有些耿耿于懷,20年后,他帶領團隊攻關,將葛洲壩單機容量12.5萬千瓦機組改造增容到15萬千瓦,這才得以釋懷。不過,緊接著三峽工程的呼之欲出,讓他內心澎湃,充滿了期待?!案⑽鹘?,高峽出平湖”,三峽工程是中華民族的百年夢想,它被寫進了孫中山先生的《建國方略》里,寫進了毛澤東主席的千古絕唱中。但是,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電站,當時論證修建三峽水利樞紐工程時也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見。這原本是正常的,但一些發達國家反對中國建設三峽工程,不讓他們國家的公司參與三峽工程,試圖通過技術“卡脖子”來阻止三峽工程的建設。覃大清當時就暗下決心:“一定要爭氣,即使是沒有外國人參與,我們也要把它建起來!”

“能干上三峽,豁出一輩子也值了!”從那一刻起,三峽夢便在覃大清的內心深處扎下了根,此后所有的工作、深造和提高,他都看成是為了三峽工程的實現而做的鋪墊和準備。1996年,剛從日本日立公司研修歸來的覃大清,來到了位于家鄉廣西的巖灘水電站,這里的30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是三峽工程的中試機組,投產后,轉輪相繼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振動和裂紋,水輪機的穩定性嚴重影響了機組的安全運行,覃大清專門前來負責振動和裂紋問題的研究。

穩定性和裂紋問題是水輪機技術的前沿和關鍵研究課題,也是限制行業發展的瓶頸,技術難度堪稱大型水輪機之最。即便在當時先進的西方學術理論里,除了避開振動區運行外,也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當時有老師傅甚至這樣寬慰覃大清:“機器哪有不振的?有多少人研究了一輩子也沒有得到什么結果?!笨神笄迤恍判埃骸拔鞣降乃悸凡恍?,不代表中國的思路不行?!焙髞?,他獨辟蹊徑,潛心鉆研,通過自主創新,形成了我國獨有的穩定性設計理念和裂紋綜合治理方案,一舉解決了巖灘等電站一系列重大的穩定性和裂紋難題。

19972月,哈電與法國阿爾斯通、瑞士ABB及挪威克瓦納聯合中標三峽左岸14臺機組中的8臺。哈電在與國外的設備公司合作中也進行著技術的消化和吸收。然而,最初的模型試驗表明,國外最先進的技術也沒有解決水輪機的穩定性問題。不僅如此,在2003年的首批機組投運的過速試驗當中,還出現了異常振動問題?!斑^速的時候出現比較大的振動,有人形容像地震似的。前前后后一個月的時間,國內外很多專家來到現場,依然沒有解決問題?!瘪笄褰榻B當時的情況。

這時,覃大清應邀到現場幫助解決問題。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他將不久前在巖灘水電機組穩定性研究的一些心得運用到三峽左岸的水輪機過速異常振動問題的處理上,僅用2天,便圓滿解決了問題。這一結果出乎了很多國外專家的意料,也讓世界初識了“中國方案”的強大效果。

此后,覃大清和他的團隊甩掉“洋拐棍”,開始獨立承擔三峽右岸的水輪機水力開發工作。萬事開頭難,他們又遇到行業公認的世界性難題——高部分負荷壓力脈動問題,水輪機在負荷范圍內運行,壓力脈動的數值非常大,對機組的穩定性帶來很大的挑戰。覃大清形容解決這道難題如同要醫生治愈“癌癥”一般困難。在“絕癥”面前,他沒有退縮,率領團隊從葉片形狀著手,通過不斷創新探索,先后通過20多個方案的優化設計和上百次的試驗,幾經“山重水復”,終于迎來“柳暗花明”,成功研制了混流式水輪機L型葉片轉輪。模型國際同臺對比試驗表明,他們在穩定性上的重大突破,完全消除了高部分負荷運行范圍內存在振動帶的問題,使哈電生產的機組成為三峽工程中穩定性最好的機組,徹底解決了這個一直困擾世界水輪機界的技術難題。

哈電成功獨立設計、制造的三峽右岸機組,在世界上率先徹底解決混流式水輪機高部分負荷壓力脈動問題,同時發電機實現了70萬千瓦用空冷技術代替水冷技術的重大技術突破,實現了中國創造和中國引領,打造了一張傲視全球的“國家名片”,中國水電裝備的創造能力讓世界刮目相看。

縱然已經開始國際領先,覃大清和團隊也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以工程應用和技術突破為目標,繼續前行。長期以來,單機百萬千瓦級水電裝備被世界電力裝備行業視為無人涉足的禁區,覃大清他們在三峽取得成果的基礎上,追求更高、更強、更優,在完成溪洛渡、向家壩80萬級水輪發電機組的成功研制基礎上,又開始向水電百萬千瓦水輪發電機組邁進。

白鶴灘水電站是我國“西電東送”工程的重要電源點,共設計安裝16臺單機容量為100萬千瓦的水輪發電機組,是目前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水電機組,其研制難度超過世界所有已投運和在建的水電機組,被視為當今世界水電行業的“珠穆朗瑪峰”。

水輪機轉輪,被譽為水電機組的“心臟”,是決定著水輪機的過流能力、水力效率、空蝕性能,以及整個水輪發電機組的運行穩定性的關鍵,其研發就像一部密集交織的網絡,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它是研發難度最大、制造難題最多的核心部件。

為了破譯“轉輪綜合效能最優”的極限密碼,覃大清帶領科研團隊再度出發,歷經8年研發、7年制造,根據機組運行水頭高、功率大、超出力能力強、穩定范圍寬、泥沙細硬等特點,因地制宜地對水輪機轉輪進行多輪次優化設計,先后研制了13個轉輪模型,最終采用15個長葉片和15個短葉片相結合的特殊結構,將白鶴灘轉輪的最優效率提升到96.70%。這也是世界上首次將長短葉片轉輪應用到100萬千瓦機組的創新典范,使機組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實現質的飛躍。

2021628808分,作為白鶴灘電站首批發電的機組之一,哈電研制的右岸電站14號機組,帶負荷100萬千瓦成功。這是全球首臺并網發電、也是全球首臺實現100萬千瓦滿負荷發電的機組。這一引領世界水電裝備技術進入“無人區”的巔峰之作,在建黨100周年之際,向黨和國家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擇己所長 擇世所需

 

每一次向科研高地沖鋒陷陣之際,作為團隊帶頭人的覃大清都是身先士卒,親力親為,站在前沿的位置,承受最大的壓力。別人以為他會為此痛苦不堪,其實,每一次攻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覃大清都統統將其視為挑戰和樂趣。他表示:“真正的戰士,只有聽到了前線的槍聲才能感到興奮??蒲泄ぷ髡咭惨粯?,當你攻克了難關,完成了國家交給你的任務,那一刻內心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span lang="EN-US">

知行合一——讓科學研究成果“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解決國家的能源和民生關鍵問題,是覃大清和團隊一貫的信念。所以,他的思想始終與國家戰略同頻共振,始終把國家民族的利益放在首位,國家需要什么,技術就要向哪里延伸,要讓科研開發與國家需求緊密相連。

當前,世界正經歷能源革命,綠色、低碳、清潔成為能源發展的主導趨勢,風電、光電、氫能、儲能等新能源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在2020年的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宣布中國將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中國做出的這一鄭重承諾和重大戰略決策,是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體現出了一個大國的責任與擔當。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處于轉型發展關鍵期的哈電集團等能源設備研制企業都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既要發展經濟,又要綠色環保,面對這一對看似矛盾的難題,兩難之中必須找出第三條路線來突圍。實際上,早在十幾年前,覃大清就已做好了迎接這種變化的準備,未雨綢繆,提前進行了布局。

在覃大清看來,在社會發展用能和綠色環保之間,大規模采用清潔和再生的能源是目前唯一可行的出路,我國能源結構必須加快轉型調整,雖然當下艱辛,但綠色能源卻是未來必須要走的突圍路徑?!八娮鳛槟壳叭澜绻J的最大的清潔和可再生能源之一,以前,水電研發方向更多是為電網提供能量,而當下,我更多思考如何重新定位水電在國家能源系統中的作用,除繼續提供清潔可再生能源外,還讓水電更靈活、適應性更廣,充分發揮水電的調能作用,幫助電網吸納更多的風電和太陽能等清潔可再生能源,為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發揮主力軍的核心作用?!瘪笄褰榻B道。

隨著風能、光能等間歇性能源比重不斷上升,電網對水電機組的調度需求逐漸由供能向調能轉變,對水電機組的調節范圍和調節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炝魇剿啓C全負荷穩定運行是行業的一個夢想,是水電助力電網吸納風、光等能源的技術支撐和我國能源結構調整的保障。覃大清在國際上首先創造性地提出新的水力設計思想,并率先開發了寬范圍、高穩定、高可靠的水輪機技術,以系統最優替代傳統局部最優,首次提出雙反向C葉片翼型結構,使水輪機穩定性不僅好于45%100%Pr的國標范圍,有的還達到0%100%Pr,白山、豐滿重建、大華橋、李家峽、蘇阿皮蒂等電站的實踐證明,即便對于低水頭高比轉速大型機組,也實現了全負荷穩定運行,促進了風光水互補,引領了行業的發展。

覃大清的這項成果對水電站建設和水電行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很高的科學價值。未來,這一成果將廣泛使用在后續開發的新建電站水輪機和老舊電站水輪機改造上,最大限度地增強水電運行的靈活性,應對秒到分鐘時間尺度瞬時隨機波動的風、光等清潔能源,提升了電網的適應消納能力,俗稱為電能“去毛刺”,為解決棄風、棄光等難題找到了一條有效的水電技術解決方案,為能源領域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必將為我國乃至世界實現“碳達峰”及“碳中和”作出重要貢獻。

長久以來,電能難以儲存,抽水蓄能電站可以充當起電力系統的“充電寶”。抽水蓄能電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成熟并商業化的超大規模物理儲能方式,在電力系統電力富余時,抽水蓄能電站利用電力抽水到高處存儲;在電力不足時放水發電,滿足用電需求。抽水蓄能電站具有調峰、填谷、調頻、儲能、事故備用等多重功能,具有促進清潔能源產業發展等諸多作用,可保證電力系統安全穩定經濟運行,實現清潔可再生能源從小時到天的時間尺度的“搬家”調節,增強電網對清潔可再生能源消納能力,促進能源結構調整。

但是,在十多年前,抽水蓄能設備關鍵技術還長期被國外壟斷,不僅價格昂貴,而且服務滯后,大型抽水蓄能機組及成套設備的國產化需求迫在眉睫。為打破窘境,從2008年到現在,作為國家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成套設備研制創新團隊負責人,覃大清帶著團隊踏上了自主化研制之路。他參與了哈電自主研發的響水澗、溧陽、仙居等所有11個項目,成功主持完成一批國產化大型抽水蓄能機組的水泵水輪機水力開發工作,實現我國大型水泵水輪機的完全自主化研究,并在主要性能匹配、水泵“駝峰”、水輪機工況“S”區、水泵空化和水輪機壓力脈動等關鍵水力特性水力開發技術上取得了許多重要的突破。短短十幾年,就實現了我國常規抽水蓄能機組技術從跟跑、并跑到領跑。

200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覃大清接觸到一個全新領域——水泵?!爱敃r,哈爾濱第三發電廠(以下簡稱“哈三廠”)60萬千瓦機組循環水泵流量不能滿足要求,每年都會影響他們發電,為此他們尋遍了國內的工廠,國內水泵行業對此束手無策,電廠只好找到我們求援?!瘪笄寤貞浧甬敃r的狀況,最初只是機緣巧合,“我也只能是‘死馬當活馬醫’,通過更換葉輪等少量部件,沒想到使流量增加了7%,效率提高了13.6%?!苯涶笄逄幚碇?,哈三廠的水泵從2005年投運到現在,17年過去了,一直安全穩定運行,基本上再也沒有大修。

無心插柳,卻初戰告捷!在此基礎上,2010年,哈電有機會參與到有“泵中三峽”之稱的牛欄江-滇池補水大泵的競標中來,覃大清帶領的團隊沒有令人失望,以性能優于國外公司而勝出,從而打破了國外企業對大型引水泵的技術壟斷,結束了我國大型引水泵長期依賴國外技術和國外產品的局面。2013年順利投運之后,事實證明我們國產的大泵性能優異,這也讓國外同行對手心服口服。

此后,覃大清負責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高揚程大流量水泵關鍵技術研究”,完成了依托工程水泵機組的開發、設計、制造關鍵技術研究,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實現了高揚程大流量大型水泵機組設計制造國產化。在山西小浪底引黃、中部引黃水泵成功應用后,又在與國內外廠家的競爭中獲得陜西“引漢濟渭”的黃金峽大泵和廣東珠三角引水鯉魚洲水泵項目,開創了我國大型高端水泵自主化的新局面。

“只有不斷創新,不斷超越,才能不被淘汰!”面對工程技術快速發展和不斷提升的工程需求,困難和挑戰前所未有,覃大清轉換視角激勵大家,“我們把這些工作承擔下來,在承擔風險挑戰的同時,其實也是給我們的自主創新創造了一個大展身手的空間?!倍谶@一系列攻堅克難的過程中,他們不辱使命,成功刷新了多個國內、亞洲和世界的工程紀錄。

 

信任就是生產力

 

隨著年齡的增長,覃大清越發重視水電事業人才梯隊的完善和建設,從工作或生活點滴對員工進行培養。他始終認為:人才是一切發展的源泉,是科研和工程實踐的主導力量。歷經多年的硬仗錘煉,他帶領出了一支素質優良、精通專業并具有國際化視野的技術團隊。

每每在技術攻關最艱難的時候,作為項目團隊的“頭雁”,覃大清都能夠引領著團隊找準方向,峰回路轉,突圍而出,這與他的人格魅力和識人用人智慧密不可分。他強調要構建大平臺、組建大團隊,同時對青年人才的培養也是不遺余力、甘當人梯。所謂“海納百川”,就是寬容每個人的個性、發揮每個人的閃光點。通過團結協作,使大家為一個更大的、一致的理想和目標而努力。

團隊之道,上下同欲者勝!單打獨斗早已不適應新時代學術、科研發展的需要。一個成功團隊的發展史,必然是一群志同道合者的奮斗史。在共同的理念和目標的引領下,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以及工程實踐等不同層面中,大家發揮著各自的長處?!俺哂兴?,寸有所長,要兼收并蓄,我覺得這非常重要?!瘪笄逵幸粋€“足球隊”理論,“大家有分工更有協作,所有人都是多面手,既能夠防守,也能夠進攻,無論是誰進球都是球隊的勝利?!蓖渡涞綀F隊協作上,他總結為“互相尊重,互相認可,共同努力,榮辱與共。信任就是生產力!”

敢想,敢干,敢于擔當,這是大家給予覃大清的標簽,他屢屢能將奇思妙想變為現實。幼年時一場重病,險些奪去他的生命,是一位醫生用中醫方法救治了他。后來他自學中醫,更獨辟蹊徑將中醫辨證的思維和理論運用到日常的科研工作中?!爸嗅t使我開闊思路,西醫使我嚴格謹慎。中西醫結合在一起,不僅指導我解決了高部分負荷、S區等世界性難題,而且還解決了許多實際的疑難雜癥?!瘪笄逍ρ?。

覃大清在培養人才方面有自己一套獨到的看法?!拔覀儸F在的年輕人理論基礎都不錯,而且都非常聰明。但是不能只做考高分的‘秀才’,中國的能源問題不能只停留于理論研究上,要知需求、敢實踐,要有在實戰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從書齋和實驗室里走出去,走向廣闊江河湖海?!?span lang="EN-US">

多年的科研經歷和經驗積累,覃大清將自己最大的體會反復叮囑于年輕人,水電科研和工程是與自然界打交道,要具有開闊的眼界和胸懷,在自然面前,無論你多聰明,也要知謙遜,懂敬畏,容不得半點狂妄和輕心?!耙莒o下心來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有水滴石穿的精神?!瘪笄鍖⒆约?span lang="EN-US">30多年水電科研實踐中積累起來的經驗和智慧傾囊授予年輕人,幫助他們打通從理論到應用的最后一公里距離,讓年輕一代在工程實踐過程當中快速成長,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盡管是團隊的帶頭人,但覃大清會認真聽取每一位成員的意見,并秉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態度,他有一句至理名言叫作“機器會說話”,鼓勵團隊成員不要迷信權威,自己去獨立思考,“學術可以有不同的看法,不是權威或者領導就是絕對正確的,任何方案、理論、技術甚至是經驗,都只有通過實踐才能得以驗證。真正對不對,機器說了算!客觀說了算!”

就是這樣一個溫文爾雅的覃大清,自嘲“一直學不會瞪眼睛訓人、拍桌子罵人”,然而在他的帶領下,卻鑄造出一支敢擔當、善攻堅的水電鐵軍,助推著我國水輪機、水泵水輪機和大型水泵不斷取得進步,讓中國制造在水電領域越來越硬氣。

水利興則倉廩實、民安居。水電水利工程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35年不長,時光流逝中不過滄海一粟,上下求索跬步才起;35年不短,人生如寄,奮斗的路程上也不過兩三個35年。千百年來,讓江河安瀾、百姓富足、水利更好地造福人民,一直是中華民族的美好愿望,也是長久以來我國踐行可持續發展水電水利思路的最終目標。

在別人眼中,流水尋常。而于覃大清,他在這本“無字之書”中讀到了新的內容。在他看來,澤被萬物是一種品行,奔流不息是一種精神,水滴石穿是一種毅力,剛柔并濟是一種能力,海納百川是一種胸懷。25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而在覃大清身上,很多人也讀到了那種“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與擔當。

在覃大清心中,水電事業不是一場百米競賽,更像是跑一場馬拉松,要講科學,善規劃,謀長遠。不僅要只爭朝夕,更要久久為功。他經常鼓勵身邊的研究人員要敢于“做夢”,持續“做夢”。這些年來,在他的不懈奮斗中,“三峽夢”“抽蓄夢”“水泵夢”一個一個接連實現?!叭丝偟糜兄鞠蚵?,連夢都不敢做,還能做成事嗎?只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我們‘中國夢’就總會實現的!”覃大清的話擲地有聲。

 (責編:楊思玄)

 

專家簡介

 

覃大清,高級工程師,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哈爾濱電機廠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水電裝備制造業和能源設備業的領軍專家。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創新團隊“大型抽水蓄能機組成套設備研制創新團隊”負責人,國際電工委員會/水輪機技術委員會(IEC/TC4)中國首席代表,水力發電設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水力發電設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全國水輪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動力工程學會水輪機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全國海洋能轉換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多年來,獨立探索出一套融合西方現代科技與中國工程實踐經驗的研究創新方法,在大型水輪發電機組研究、抽水蓄能機組研究、大型水泵和特種泵研究、海洋能新能源發電設備研究、水力試驗研究、標準制修訂等領域均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分享到:
資訊
?
国产一级婬片a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