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國力 發布時間:2014-03-04
什么是新食品原料,自從2013年10月1日起,國家衛生行政部門為規范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評估材料審查工作,將“新資源食品”更名為“新食品原料”后,很多人對于新食品原料一頭霧水,不知道新食品原料到底是什么,從哪里來。本文接下來將詳細闡述新食品原料的概念,相關法規,注冊辦法等。
新食品原料在國內原來被稱為“新資源食品”,即在中國新研制、新發現、新引進的無食用習慣的,符合食品基本要求,并且對人體無毒無害的食品統稱為新食品原料。其特點包括:(1)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2)從動物、植物、微生物中分離的在我國無食用習慣的食品原料;(3)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種;(4)因采用新工藝生產導致原有成分或者結構發生改變的食品原料。
新食品原料不包括轉基因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新品種,其應當符合《食品衛生法》及有關法規、規章、標準的規定,對人體不得產生任何急性、亞急性、慢性或其他潛在性健康危害。國家鼓勵對新食品原料的科學研究和開發。
于2013年10月1日實施的《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管理辦法》是由國家計生委發布的,較之前的新資源食品《辦法》新增了新食品原料受理后即向社會征求意見的程序(受理新食品原料申請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在不涉及企業商業機密的前提下,公開其生產工藝及執行的相關標準等。國家衛生計生委自受理新食品原料申請之日起60日內,應當組織專家對新食品原料安全性評估材料進行審查,作出審查結論),新食品原料申請人隱瞞造假處理條例及對新食品原料現場核查要求進行了明確規定(對需要進行現場核查的,組另外,在新食品原料申報過程中需要出具風險評估意見,根據《新食品原料申報與受理規定》及《新食品原料安全性審查規程》規定,申報單位提供由風險評估機構出具的風險性評估意見,并對新食品原料申報和受理工作進行了細化,保證其食用安全性。對每一種被審核的新食品原料,國家衛生計生委將根據以下資料和數據進行安全性評價:新食品原料研制報告、安全性評估報告、生產工藝、執行的相關標準(包括安全要求、質量規格、檢驗方法等)、標簽及說明書、國內外研究利用情況和相關安全性評估資料及有助于評審的其他資料。
新食品原料具體服務程序如下圖所示。
對被批準的新食品原料,國家衛生計生委都將以新食品原料名單形式公告。根據新食品原料的不同特點,公告內容一般包括名稱、來源、生產工藝、主要成分、質量規格要求和標簽標示要求等內容;對微生物類,同時公告其菌株號。
新食品原料與保健食品相比,其區別在于: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而且申請審批時也必須明確指出具有哪一種保健功能,并且需要在產品包裝上進行保健功能標示及限定,而新食品原料具有一種或者多種功能則不在產品介紹中詳細標示。另外新食品原料和保健食品的適用人群不同,前者適用于任何人群,而后者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如果新食品原料應用在保健食品中,需要提供如下材料:1、新食品原料審批的行政許可書(含衛生部公告);2、經當地衛生廳備案的質量標準;3、企業的相關證照(包括QS證書);4、產品的毒理研究材料;5、樣品;6、產品研究的歷史文獻。
目前,新食品原料庫共有80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