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托瑪斯教授 發布時間:2014-01-21
轉基因食品安全在國際科學界有普遍的共識;
中文反轉基因的人沒有一位分子生物學專家。
中國政府對轉基因輿論并無政治立場和偏向;
轉基因安全與否是無關政治立場的科學問題。
轉基因提供中國媒體證明自己有質量的機遇;
中國媒體可以通過轉基因問題提高基本水平。
毋庸諱言,中國的媒體和從業的媒體人恐怕普遍認為自己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重大事件上沒有自由?,F在,轉基因成為中文世界廣泛關注的事件,而政府沒有控制其討論,所以,轉基因實際給中國有良心的媒體和媒體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向社會展示自己有自由的時候能夠為社會負責任地提供有質量的信息。
在中國,科學家和科學界對轉基因的討論都不可能有效,如果媒體本身質量低的話。中文的媒體將西方上不了正規媒體的黃色小報內容作為熱點,令人驚訝地不為媒體人所不恥、不為社會所唾棄,而不斷在中國推出成為社會思潮和風波,證明中國媒體質量有很大改進空間。
任何科學都允許爭論,而且科學界內部對科學進展都有批評,然后才有進展。對轉基因農作物和食品,科學界特別是植物分子生物學界,自身有嚴格的標準遠高于媒體、內容超出一般人的議論。在這樣的情況下,植物分子生物學界對應用轉基因有普遍的共識,而不是有很多爭論,對于其中具體科學問題需要嚴格、也需要有對策。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組織、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會和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才會多次聲明轉基因食品無異于一般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中文媒體常常不嚴謹地說轉基因是有科學爭議的問題,這是不懂科學規律、誤導民眾。據一個簡單的例子,對HIV(艾滋病毒)是否導致愛滋病,在1980年代有位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的病毒學教授認為HIV不是艾滋病的病因,但其實病毒學界有普遍共識,不能因為極少數科學家的不同觀點而說成好像有很大爭論,有個非洲國家的領導就按HIV非艾滋病因制定政策,被科學界強烈譴責、因為這樣不負責任地違反科學可以損害人民健康。而轉基因問題沒有一位分子生物學家反對轉基因應用,而認為肯定要用,只是對于每一個具體的轉基因農作物對生態的影響需要嚴格控制,對每一個轉基因食品的安全需要控制,這些都涉及對每一個具體項目的了解,而不是泛泛地討論轉基因、實際鼓動全面禁止轉基因。
中國政府對轉基因并無政治立場。轉基因應用在各國都有政府參與,但并非政治家的政治立場,而是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中文世界有些人有意無意地認為中國的轉基因有關某屆政府、某個政治家的立場,是誤解或誤導。任何政府和政治人物都可以很快地不管轉基因應用,越是不負責任、嘩眾取寵的政府和政治人物越是退的快,因為本來就沒有任何政治人物需要與轉基因(和任何科學技術)結婚。一些對科學一知半解的中國青年,走進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的機構做義工就搖身一變戴上“國際組織官員”的帽子召集中國媒體發表自己都不懂的重大言論,不僅無知和淺薄,而且成了國際組織的政治玩具。
有些極左人士,認為自己崇拜毛澤東主席,就應該反轉基因,這是搞反了。毛主席是偉人、還是罪人,中文世界有爭議。對人文和社科,毛主席可能不同于世界。但是,如果看事實就知道,對于現代科學和技術,毛主席從來都是支持、而且是積極支持,在有點條件的情況下,毛主席都對中國引進、發展科學和技術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如果是在毛主席的時代,可能現在這些反轉基因的極左分子會被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有些人成功地唆使少數紅二代反對轉基因,某個領導人的后代說轉基因是美國陰謀成為新聞、成為全國人大討論的議題,這更可能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智力的侮辱。不僅毛主席支持現代科學,第一代其他領導人也普遍支持現代科學技術。如果因為某些人是政治領導的后代就能夠斷言科學技術,那么某個科學家的后代也可以對政治隨便斷言?正如數學家的孫子敢說“林彪葬身溫都爾汗是因為他身先士卒試圖收回外蒙而壯烈犧牲”是笑話,政治家的后代對自己不懂的轉基因發表言論同樣是笑話。
有些媒體和媒體人以反對轉基因來表明自己有反強權的義舉。其實,無論誰、無論哪個政府“支持”轉基因,并非權力而是義務。對象錯誤的“義憤”、“義舉”是反對科學帶來的新技術,延緩中國隨世界文明而發展的步伐。中國媒體需要抗拒的是極端反智勢力推波助瀾掀起的反科學、非理智風潮。
當轉基因農作物及其衍生的食品在中文世界成為有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后,媒體在每次相關報道前應該做基本的了解,很多信息在wiki或中文維基就可以獲得,很多問題早已有答案,媒體只有自己懂了、就不會經常用轉基因導致社會輿論嘩然。不能因為中國和華人世界缺乏相互信任,就把科學內容很強的轉基因推成一個焦點。
中文世界,轉基因討論走向如何,已經超出科學范圍,媒體有很大的責任。我以前覺得植物分子生物學的人不出來講清楚,是他們不負責任,但現在同情他們,中文媒體、包括國家養著的大型正規媒體不動腦筋,不做基本了解,經常提審科學家重復回答同樣的問題,恐怕有的科學家不僅難以開展正常的研究工作,如果天天出來回答同樣的問題,看起來可能是發瘋了。
今天的中文媒體有很多理科出身的記者,媒體負責人應該請他們作為報道的主要隊伍。即使不是理科出身的記者,如果要報道重要的科學相關的內容,也應該學習和理解科學。在有自由報道可能的領域,如果媒體不做到有質量,恐怕辜負了社會的期待。
附1
答司馬南先生
2014年1月12日第二屆新語絲科學精神獎頒獎典禮。
司馬南:饒毅教授向來以敢直言聞名,但有說法稱饒教授在回國前更敢說,而回國后下手有了分寸。能不能告訴我是什么原因?
饒毅:我覺得這個說法是很少的,事實上沒有這個變化,而且有時候可能更嚴厲。我覺得有變化的是中國。比如2004年,在《自然》增刊,我和魯白、鄒承魯寫過批評中國科技體制的文章,當時科技部讓出版總署在全國禁了這個增刊。而回國工作幾年后的2010年,施一公和我在《科學》寫了英文社論,仍然是批評中國科技體制,該文出來后,中央多個渠道過問,最后科技部檢討了自身的問題。有變化的是中國,而不是我。司馬南:想不到饒毅教授太極拳更高啊,輕輕就化解了我這么尖銳的問題。一個輕柔的問題:你在這么緊張的科研時間中為什么舍得花費精力做科普,特別是容易招致人身攻擊的轉基因科普?
饒毅:一方面我工作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樣。我們是實驗科學,我做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間自己都得做實驗。我從32歲做助理教授有了自己實驗室以后,自己做實驗的時間越來越少,原因之一是我自己做實驗的能力較差,一般學生比我做得好,我做得越多反而進展越慢,所以我只參與實驗設計、討論和理解結果、修改文章。
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我不能太經常找他們,那時科學刊物也不多,主要的我全部看完,但平均半天就能做完,還有半天時間多。我覺得科學很好玩、值得分享,最早是給同學和朋友的父母講,告訴他們其孩子都做了什么事情,他們覺得我講得比他們自己的孩子還清楚,于是我覺得只給一兩個人講不如寫出來給更多的讀者,也許影響其他人的科學興趣。王曉東有個笑話,因為他岳父喜歡看我的文章,說我的粉絲是70歲以上的老人。寫科普就是這樣來的。
司馬南:我也是閱人無數,以我昏花老眼一看,饒毅教授乃為江湖高人。最后一個問題,您最后提到了施一公。我在新語絲搜索的時候看到,有人習慣性將施一公先生和饒毅先生作對比,認為這兩個人看上去肩膀一般齊,但在動態中,饒毅教授更全面一些,或者更好一些,至少一部分人這樣認為。但是施一公先生最近又獲得了中央電視臺頒發的某一個獎項。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您的心里有沒有一絲哪怕是一絲不快,一絲不悅,一絲想不開?
饒毅:我很喜歡有不同特點的朋友。而且我明確知道其他朋友哪些方面比我強,還不是強一點。
施一公數學比我好很多,記憶力比我好,他走在街上后對所有車牌號碼都能過目不忘他不僅有很突出的個人特長,他還是中國有史以來做得最好的結構生物學家。他有很多優點,朋友得到東西我只會高興,不會不高興。
問題的提出本身可能反映了重要的中國文化習俗。中國文化中,越近的人競爭越強,人們很容易相互嫉妒,所以中國社會凝聚力很弱,西方的習慣是越近的人會越覺得可以是朋友。中國這種近距離妒忌造成的結果是內部關系很差、互相殘殺,對外卻很弱。這不是某個領導、某個團體的問題,而是中國社會長期的歷史性問題,為了中國進步和發展,需要徹底改變這種文化。
附2
答崔永元先生
1)前些天聽說崔永元先生好奇我為什么支持方舟子。崔先生可能不知道,在轉基因方面,不僅我的觀點與方舟子相似,全世界學過分子生物學的絕大多數都與他觀點相似,這不是支持某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人、絕大部分懂得分子生物學的人,觀點都相似。而我寫轉基因的文章后才知道方舟子比我早很長時間就寫了,只是我自己以前在轉基因方面很遲鈍,與很多學過分子生物學的人一樣認為中文對轉基因的輿論是不值一提的笑話,后來才知道這種輿論已經相當普及了,在中國謬誤幾乎變成了真理。對方舟子本人,我支持他做的很多事情,但并非所有事情,我幾年前還寫過《批判方舟子》: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47617。一般和他爭論有關生物學科學內容的,我的印象好像沒有一個學生物的人。因為他在這方面極少、甚至可能基本沒犯過錯誤(當然這限于我讀過的內容,我肯定沒有讀過方舟子寫的全部文章,因為不可能,而且不同的人感興趣的點也有不可能百分之百相似)。其他方面我就不能這么說,有時是因為我不懂。
2)今天記者電子郵件寄來您在微博問候我接受新語絲的獎是否有良心。崔先生因為沒有參加頒獎儀式,可以問問您的朋友司馬南,可以知道此獎已經安排轉捐給北大生科院貧困學生(主要用于生大病時,我做院長時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卸任后仍希望為以后學生萬一碰到類似問題而未雨綢繆)。如果崔先生能為我們捐款、或募捐,我肯定歡迎,或您推薦其他什么人給這種基金捐款,我接受時都會認為是有良心的。
3)我昨天在頒獎時有即席發言,整理后今天發在博文中,以避免口頭說不準確、或者聽不準確、或出現失誤,以文字為準。
4)下周開始寒假,有一個月的時間比平???,很愿意與崔永元先生喝茶交流,比如談科學與媒體,也不妨談轉基因。我們不止一位共同朋友可以互換我們的聯系方式。我認為,如崔先生般為中國作出了實質貢獻的正直者,一定會認同科學真理,并為提高我國的素質做出良性的努力。崔先生會發現我的語文很差,我也有自知之明(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36934.html),如果崔先生成為科學的傳播者,至少是支持科學和科學真理的媒體人,會比我這種草包試圖傳播科學精神有效很多。
饒毅2014年1月13日
附3
再答崔永元先生
見崔先生
“http://t.qq.com/storyofmovie
崔永元-實話實說
在肘子微博中看到饒毅先生約我喝茶,不知真假,因為它慣于造假,權當是真吧。我想知道"反轉基因的人都沒有良心"是否出自您的肺腑,如若是,喝茶就免了,如若肘子造謠,我們坐下喝茶,當面聆聽您的指教。順便轉紳士一文,供參考。祝您萬事如意!”
答:我星期天在現場說的應該是“中文世界反對轉基因的沒有一個是懂分子生物學并有良心和有理智的人”。當時即席發言,講完后我擔心這句話可能引起誤解。因為一方面當場聽可以不同的人記得不同部分,也因為我這句話本身是三個方面的交集(懂分子生物學AND有良心AND有理智),但一般人如果不仔細注意、或不習慣邏輯/集合的表述,可能將AND(并、和)誤解為OR(或),這樣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事后寫下來的時候,決定簡化為“中文反轉基因的人沒有一位分子生物學專家”,于星期一在博客中公布,并且在給您的第一次答復中有所說明(既其中第3點“我昨天在頒獎時有即席發言,整理后今天發在博文中,以避免口頭說不準確、或者聽不準確、或出現失誤,以文字為準?!保?,以上文字都在原博文中(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58644.html),這里一并澄清。
這里沒有您和方舟子的問題,混淆是因為我表述導致的問題,星期一以后以我文字為準。原來我說的也沒錯,但容易搞混。
如果您要知道我對具體人的看法,我肯定不認為您沒有良心,我認為您很有良心,但對分子生物學了解不夠。而對于在媒體上公然行騙的,我明確說過郎咸平(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09134.html),而且在我發表博文后,他也不敢出來回復,要是他來打官司才好玩。
對于轉基因,我從2011年開始寫文章,11、12、13年連續三年暑假都有文章(可能有十篇左右),對于“反轉基因”我的指向是那些實際從根本上反對轉基因農作物和轉基因食品的少數人,而不是具體某個產品、某公司、某種做法。如果是對具體有不同意見內容,那不叫反轉基因,而是所有支持轉基因的人也認為需要嚴格審核的,但審核本身需要具體的專家。我也沒有資格參加審核具體項目、公司、產品,而是應該有做植物分子生物學和生態學背景等等方面的人。我從來認為對于公眾事務也只能在了解的基礎上發言才是負責任的:我文章寫的不算少,但并不敢對核能、風能指手畫腳。
另外,有些人不能因為方舟子支持什么,就反對什么。他們的獨立判斷可能應該包括不被所不喜歡的人定義自己的立場。有些恨方舟子的,應該在他的特長以外開辟戰場,最好是自己的特長、而方不懂的領域,如果成功地“誘導”他犯錯誤,這樣才可能“勝利”。如果經常在他懂的生物學鬧事,首先陷自己于不利,而且讓很多生物學的人無形之中變成他的“同盟軍”,對那些極左的人來說,這樣做是因為沒有學會毛主席的戰略戰術。
崔先生與方舟子的爭議,我有所聞但不知道全部內容。崔先生今天轉的幾個問題,都很容易回答,只是我已經學會不回答匿名者的問題,想必崔先生收到的匿名問題更多、希望能夠理解。
我有關轉基因的文章包括:
以史為鑒:轉基因“狼來了”幾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63690.html)
轉基因技術:現代科學的必然應用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65959.html)
扒鐵路保龍脈與反轉基因保龍種:愚昧豈能延續百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6737.html)
就轉基因答顧秀林:首先要區分真理和謬誤(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7265.html)
我與轉基因食物研究和推廣的關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7568.html)
支持轉基因和反對轉基因:國際科學和醫學團體的態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7830.html)
“電視說話大帥”郎咸平不是“學術騙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09134.html)
袁隆平與轉基因作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09935.html)
我吃過轉基因你也吃過轉基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12170.html)
我國轉基因政策的矛盾:產業利益給其他國家過多(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41160.html)
轉基因考驗中國媒體并答崔永元先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58644.html)
期待與崔先生喝茶。
2014年1月14日
中文反轉基因的人沒有一位分子生物學專家。
中國政府對轉基因輿論并無政治立場和偏向;
轉基因安全與否是無關政治立場的科學問題。
轉基因提供中國媒體證明自己有質量的機遇;
中國媒體可以通過轉基因問題提高基本水平。
毋庸諱言,中國的媒體和從業的媒體人恐怕普遍認為自己質量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在重大事件上沒有自由?,F在,轉基因成為中文世界廣泛關注的事件,而政府沒有控制其討論,所以,轉基因實際給中國有良心的媒體和媒體人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契機,向社會展示自己有自由的時候能夠為社會負責任地提供有質量的信息。
在中國,科學家和科學界對轉基因的討論都不可能有效,如果媒體本身質量低的話。中文的媒體將西方上不了正規媒體的黃色小報內容作為熱點,令人驚訝地不為媒體人所不恥、不為社會所唾棄,而不斷在中國推出成為社會思潮和風波,證明中國媒體質量有很大改進空間。
任何科學都允許爭論,而且科學界內部對科學進展都有批評,然后才有進展。對轉基因農作物和食品,科學界特別是植物分子生物學界,自身有嚴格的標準遠高于媒體、內容超出一般人的議論。在這樣的情況下,植物分子生物學界對應用轉基因有普遍的共識,而不是有很多爭論,對于其中具體科學問題需要嚴格、也需要有對策。在這樣的情況下,世界衛生組織、世界糧食組織、美國科學院、美國醫學會和美國藥品食品管理局才會多次聲明轉基因食品無異于一般食品的安全性問題。中文媒體常常不嚴謹地說轉基因是有科學爭議的問題,這是不懂科學規律、誤導民眾。據一個簡單的例子,對HIV(艾滋病毒)是否導致愛滋病,在1980年代有位加州大學伯克利校區的病毒學教授認為HIV不是艾滋病的病因,但其實病毒學界有普遍共識,不能因為極少數科學家的不同觀點而說成好像有很大爭論,有個非洲國家的領導就按HIV非艾滋病因制定政策,被科學界強烈譴責、因為這樣不負責任地違反科學可以損害人民健康。而轉基因問題沒有一位分子生物學家反對轉基因應用,而認為肯定要用,只是對于每一個具體的轉基因農作物對生態的影響需要嚴格控制,對每一個轉基因食品的安全需要控制,這些都涉及對每一個具體項目的了解,而不是泛泛地討論轉基因、實際鼓動全面禁止轉基因。
中國政府對轉基因并無政治立場。轉基因應用在各國都有政府參與,但并非政治家的政治立場,而是職責范圍內的工作。中文世界有些人有意無意地認為中國的轉基因有關某屆政府、某個政治家的立場,是誤解或誤導。任何政府和政治人物都可以很快地不管轉基因應用,越是不負責任、嘩眾取寵的政府和政治人物越是退的快,因為本來就沒有任何政治人物需要與轉基因(和任何科學技術)結婚。一些對科學一知半解的中國青年,走進國際綠色和平組織在中國的機構做義工就搖身一變戴上“國際組織官員”的帽子召集中國媒體發表自己都不懂的重大言論,不僅無知和淺薄,而且成了國際組織的政治玩具。
有些極左人士,認為自己崇拜毛澤東主席,就應該反轉基因,這是搞反了。毛主席是偉人、還是罪人,中文世界有爭議。對人文和社科,毛主席可能不同于世界。但是,如果看事實就知道,對于現代科學和技術,毛主席從來都是支持、而且是積極支持,在有點條件的情況下,毛主席都對中國引進、發展科學和技術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如果是在毛主席的時代,可能現在這些反轉基因的極左分子會被打成“反黨、反社會主義、反毛澤東思想”。有些人成功地唆使少數紅二代反對轉基因,某個領導人的后代說轉基因是美國陰謀成為新聞、成為全國人大討論的議題,這更可能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代領導人智力的侮辱。不僅毛主席支持現代科學,第一代其他領導人也普遍支持現代科學技術。如果因為某些人是政治領導的后代就能夠斷言科學技術,那么某個科學家的后代也可以對政治隨便斷言?正如數學家的孫子敢說“林彪葬身溫都爾汗是因為他身先士卒試圖收回外蒙而壯烈犧牲”是笑話,政治家的后代對自己不懂的轉基因發表言論同樣是笑話。
有些媒體和媒體人以反對轉基因來表明自己有反強權的義舉。其實,無論誰、無論哪個政府“支持”轉基因,并非權力而是義務。對象錯誤的“義憤”、“義舉”是反對科學帶來的新技術,延緩中國隨世界文明而發展的步伐。中國媒體需要抗拒的是極端反智勢力推波助瀾掀起的反科學、非理智風潮。
當轉基因農作物及其衍生的食品在中文世界成為有廣泛關注的社會問題后,媒體在每次相關報道前應該做基本的了解,很多信息在wiki或中文維基就可以獲得,很多問題早已有答案,媒體只有自己懂了、就不會經常用轉基因導致社會輿論嘩然。不能因為中國和華人世界缺乏相互信任,就把科學內容很強的轉基因推成一個焦點。
中文世界,轉基因討論走向如何,已經超出科學范圍,媒體有很大的責任。我以前覺得植物分子生物學的人不出來講清楚,是他們不負責任,但現在同情他們,中文媒體、包括國家養著的大型正規媒體不動腦筋,不做基本了解,經常提審科學家重復回答同樣的問題,恐怕有的科學家不僅難以開展正常的研究工作,如果天天出來回答同樣的問題,看起來可能是發瘋了。
今天的中文媒體有很多理科出身的記者,媒體負責人應該請他們作為報道的主要隊伍。即使不是理科出身的記者,如果要報道重要的科學相關的內容,也應該學習和理解科學。在有自由報道可能的領域,如果媒體不做到有質量,恐怕辜負了社會的期待。
附1
答司馬南先生
2014年1月12日第二屆新語絲科學精神獎頒獎典禮。
司馬南:饒毅教授向來以敢直言聞名,但有說法稱饒教授在回國前更敢說,而回國后下手有了分寸。能不能告訴我是什么原因?
饒毅:我覺得這個說法是很少的,事實上沒有這個變化,而且有時候可能更嚴厲。我覺得有變化的是中國。比如2004年,在《自然》增刊,我和魯白、鄒承魯寫過批評中國科技體制的文章,當時科技部讓出版總署在全國禁了這個增刊。而回國工作幾年后的2010年,施一公和我在《科學》寫了英文社論,仍然是批評中國科技體制,該文出來后,中央多個渠道過問,最后科技部檢討了自身的問題。有變化的是中國,而不是我。司馬南:想不到饒毅教授太極拳更高啊,輕輕就化解了我這么尖銳的問題。一個輕柔的問題:你在這么緊張的科研時間中為什么舍得花費精力做科普,特別是容易招致人身攻擊的轉基因科普?
饒毅:一方面我工作的方式跟其他人不一樣。我們是實驗科學,我做研究生和博士后期間自己都得做實驗。我從32歲做助理教授有了自己實驗室以后,自己做實驗的時間越來越少,原因之一是我自己做實驗的能力較差,一般學生比我做得好,我做得越多反而進展越慢,所以我只參與實驗設計、討論和理解結果、修改文章。
學生做實驗的時候,我不能太經常找他們,那時科學刊物也不多,主要的我全部看完,但平均半天就能做完,還有半天時間多。我覺得科學很好玩、值得分享,最早是給同學和朋友的父母講,告訴他們其孩子都做了什么事情,他們覺得我講得比他們自己的孩子還清楚,于是我覺得只給一兩個人講不如寫出來給更多的讀者,也許影響其他人的科學興趣。王曉東有個笑話,因為他岳父喜歡看我的文章,說我的粉絲是70歲以上的老人。寫科普就是這樣來的。
司馬南:我也是閱人無數,以我昏花老眼一看,饒毅教授乃為江湖高人。最后一個問題,您最后提到了施一公。我在新語絲搜索的時候看到,有人習慣性將施一公先生和饒毅先生作對比,認為這兩個人看上去肩膀一般齊,但在動態中,饒毅教授更全面一些,或者更好一些,至少一部分人這樣認為。但是施一公先生最近又獲得了中央電視臺頒發的某一個獎項。遇到這樣事情的時候,您的心里有沒有一絲哪怕是一絲不快,一絲不悅,一絲想不開?
饒毅:我很喜歡有不同特點的朋友。而且我明確知道其他朋友哪些方面比我強,還不是強一點。
施一公數學比我好很多,記憶力比我好,他走在街上后對所有車牌號碼都能過目不忘他不僅有很突出的個人特長,他還是中國有史以來做得最好的結構生物學家。他有很多優點,朋友得到東西我只會高興,不會不高興。
問題的提出本身可能反映了重要的中國文化習俗。中國文化中,越近的人競爭越強,人們很容易相互嫉妒,所以中國社會凝聚力很弱,西方的習慣是越近的人會越覺得可以是朋友。中國這種近距離妒忌造成的結果是內部關系很差、互相殘殺,對外卻很弱。這不是某個領導、某個團體的問題,而是中國社會長期的歷史性問題,為了中國進步和發展,需要徹底改變這種文化。
附2
答崔永元先生
1)前些天聽說崔永元先生好奇我為什么支持方舟子。崔先生可能不知道,在轉基因方面,不僅我的觀點與方舟子相似,全世界學過分子生物學的絕大多數都與他觀點相似,這不是支持某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人、絕大部分懂得分子生物學的人,觀點都相似。而我寫轉基因的文章后才知道方舟子比我早很長時間就寫了,只是我自己以前在轉基因方面很遲鈍,與很多學過分子生物學的人一樣認為中文對轉基因的輿論是不值一提的笑話,后來才知道這種輿論已經相當普及了,在中國謬誤幾乎變成了真理。對方舟子本人,我支持他做的很多事情,但并非所有事情,我幾年前還寫過《批判方舟子》: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347617。一般和他爭論有關生物學科學內容的,我的印象好像沒有一個學生物的人。因為他在這方面極少、甚至可能基本沒犯過錯誤(當然這限于我讀過的內容,我肯定沒有讀過方舟子寫的全部文章,因為不可能,而且不同的人感興趣的點也有不可能百分之百相似)。其他方面我就不能這么說,有時是因為我不懂。
2)今天記者電子郵件寄來您在微博問候我接受新語絲的獎是否有良心。崔先生因為沒有參加頒獎儀式,可以問問您的朋友司馬南,可以知道此獎已經安排轉捐給北大生科院貧困學生(主要用于生大病時,我做院長時出現過這樣的問題,卸任后仍希望為以后學生萬一碰到類似問題而未雨綢繆)。如果崔先生能為我們捐款、或募捐,我肯定歡迎,或您推薦其他什么人給這種基金捐款,我接受時都會認為是有良心的。
3)我昨天在頒獎時有即席發言,整理后今天發在博文中,以避免口頭說不準確、或者聽不準確、或出現失誤,以文字為準。
4)下周開始寒假,有一個月的時間比平???,很愿意與崔永元先生喝茶交流,比如談科學與媒體,也不妨談轉基因。我們不止一位共同朋友可以互換我們的聯系方式。我認為,如崔先生般為中國作出了實質貢獻的正直者,一定會認同科學真理,并為提高我國的素質做出良性的努力。崔先生會發現我的語文很差,我也有自知之明(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236934.html),如果崔先生成為科學的傳播者,至少是支持科學和科學真理的媒體人,會比我這種草包試圖傳播科學精神有效很多。
饒毅2014年1月13日
附3
再答崔永元先生
見崔先生
“http://t.qq.com/storyofmovie
崔永元-實話實說
在肘子微博中看到饒毅先生約我喝茶,不知真假,因為它慣于造假,權當是真吧。我想知道"反轉基因的人都沒有良心"是否出自您的肺腑,如若是,喝茶就免了,如若肘子造謠,我們坐下喝茶,當面聆聽您的指教。順便轉紳士一文,供參考。祝您萬事如意!”
答:我星期天在現場說的應該是“中文世界反對轉基因的沒有一個是懂分子生物學并有良心和有理智的人”。當時即席發言,講完后我擔心這句話可能引起誤解。因為一方面當場聽可以不同的人記得不同部分,也因為我這句話本身是三個方面的交集(懂分子生物學AND有良心AND有理智),但一般人如果不仔細注意、或不習慣邏輯/集合的表述,可能將AND(并、和)誤解為OR(或),這樣會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我事后寫下來的時候,決定簡化為“中文反轉基因的人沒有一位分子生物學專家”,于星期一在博客中公布,并且在給您的第一次答復中有所說明(既其中第3點“我昨天在頒獎時有即席發言,整理后今天發在博文中,以避免口頭說不準確、或者聽不準確、或出現失誤,以文字為準?!保?,以上文字都在原博文中(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58644.html),這里一并澄清。
這里沒有您和方舟子的問題,混淆是因為我表述導致的問題,星期一以后以我文字為準。原來我說的也沒錯,但容易搞混。
如果您要知道我對具體人的看法,我肯定不認為您沒有良心,我認為您很有良心,但對分子生物學了解不夠。而對于在媒體上公然行騙的,我明確說過郎咸平(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09134.html),而且在我發表博文后,他也不敢出來回復,要是他來打官司才好玩。
對于轉基因,我從2011年開始寫文章,11、12、13年連續三年暑假都有文章(可能有十篇左右),對于“反轉基因”我的指向是那些實際從根本上反對轉基因農作物和轉基因食品的少數人,而不是具體某個產品、某公司、某種做法。如果是對具體有不同意見內容,那不叫反轉基因,而是所有支持轉基因的人也認為需要嚴格審核的,但審核本身需要具體的專家。我也沒有資格參加審核具體項目、公司、產品,而是應該有做植物分子生物學和生態學背景等等方面的人。我從來認為對于公眾事務也只能在了解的基礎上發言才是負責任的:我文章寫的不算少,但并不敢對核能、風能指手畫腳。
另外,有些人不能因為方舟子支持什么,就反對什么。他們的獨立判斷可能應該包括不被所不喜歡的人定義自己的立場。有些恨方舟子的,應該在他的特長以外開辟戰場,最好是自己的特長、而方不懂的領域,如果成功地“誘導”他犯錯誤,這樣才可能“勝利”。如果經常在他懂的生物學鬧事,首先陷自己于不利,而且讓很多生物學的人無形之中變成他的“同盟軍”,對那些極左的人來說,這樣做是因為沒有學會毛主席的戰略戰術。
崔先生與方舟子的爭議,我有所聞但不知道全部內容。崔先生今天轉的幾個問題,都很容易回答,只是我已經學會不回答匿名者的問題,想必崔先生收到的匿名問題更多、希望能夠理解。
我有關轉基因的文章包括:
以史為鑒:轉基因“狼來了”幾次?(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63690.html)
轉基因技術:現代科學的必然應用現代經濟的重要組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465959.html)
扒鐵路保龍脈與反轉基因保龍種:愚昧豈能延續百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6737.html)
就轉基因答顧秀林:首先要區分真理和謬誤(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7265.html)
我與轉基因食物研究和推廣的關系(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7568.html)
支持轉基因和反對轉基因:國際科學和醫學團體的態度(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627830.html)
“電視說話大帥”郎咸平不是“學術騙子”(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09134.html)
袁隆平與轉基因作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09935.html)
我吃過轉基因你也吃過轉基因(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12170.html)
我國轉基因政策的矛盾:產業利益給其他國家過多(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41160.html)
轉基因考驗中國媒體并答崔永元先生(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237-758644.html)
期待與崔先生喝茶。
2014年1月14日
分享到: